當談到財富自由這個概念時,許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巨額的銀行存款或每月可支配的一大筆收入。然而,財富自由的真義往往超出了單純的金錢數字,更多的是關於心態以及生活的選擇自由。財富自由並不僅僅是擁有多少財產,而是你擁有的資源是否足以支撐你想要的生活方式,讓你不被迫作出妥協。這意味著,你的目標應該是創造一個能夠持續產生收入或資產增值的環境,從而實現長期的生活滿意度。

  • 擁有多樣化的收入來源,而不是依賴單一收入。
  • 投資於能夠增值的資產,如不動產或股票等。
  • 控制開支,了解哪些是「想要」而非「需要」。
  • 累積足夠的被動收入來支付生活費用。

許多人誤解了財富自由,認為需要達到某一特定的財富數字才能實現。但實際上,財富自由更像是一種財務規劃策略,而非目標數字。這就如同一個無形的門檻,人們需要根據個人需求來定義何謂自由。以下是一個簡單的範例,說明如何根據個人開支計算需要的被動收入:

項目 每月開支(新台幣) 所需被動收入(年)
生活必需品 30,000 360,000
娛樂及其他 10,000 120,000
總計 40,000 480,000